查看原文
其他

农经好文章|经典文献|JPE “大沙暴”灾难的起源:小农场与外部性

崔潇濛 农经好文章 2022-12-31

图片来源:NRCS, USDA


本期导读:

前两期【经典文献】【前沿研究】基于微观视角检视了农户对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的适应及其效果。接下来的两篇推送则将以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沙暴”灾害为线索,基于相对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自然灾害与农业系统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课程来源:

UC Davis, ARE 202A,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Economics Methods


专题分类:

资源环境经济学 | 自然灾害与农业系统


Small Farms, Externalities, and the Dust Bowl of the 1930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 112(3): 665-694.

 

Zeynep Hansen and Gary Libecap

 

1930至1940年间美国中部发生的“大沙暴”(Dust Bowl)是整个北美洲在二十世纪中所经历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严重干旱与持续大风的双重作用下,风蚀作用(wind erosion)将上亿吨的表层土(topsoil)卷走,对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在1950至1970年间,美国中部也曾经历过类似程度的干旱与大风,但产生的破坏却远小于之前的“大沙暴”。本文结合历史数据对“大沙暴”灾难的起源进行了探索,并基于此回答了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

 

1930年前后,人们防治风蚀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带状种植(strip cropping,亦称条植)与带状休耕(strip fallow)相间的农作方式,另一种是种植树木、灌木构成防风墙(windbreak)。两种方法都可以与秸秆覆盖(stubble mulch)等辅助手段相结合,进一步减少表层土的流失。然而,如果上风口的农场不采取防范措施,从上风口卷起的表层土及砂砾将极大地破坏下风口所作的防范措施,从而使得下风口农场对防范风蚀的投资打了水漂。

 

这一外部性(externality)问题在当时农场的组织与分布模式下显得尤为严重。一方面,有效防治风蚀需要人们在较大的区域上展开统一的行动,而当时农场的规模都太小了。对单个农场来说,凭一己之力进行防治实在是勉为其难。另一方面,当时的农场间并没有建立起防治灾害的合作组织,每个农场都是各自为战,进一步加大了联合防治灾害的难度。

 

如果把“防治风蚀”理解成一种公共品,在当时的情况下,单个农场通过防治风蚀获得的收益远小于其自身的机会成本。因此,前面所讨论的外部性问题也无法被有效地内化(internalize),最终导致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如果小农场越多,整体的防治意愿就会越低。一方面因为小农场本身的平均机会成本更高,另一方面也因为众多小农场的“不作为”会降低大农场的防治意愿。作者结合“大沙暴”地区播种面积、休耕面积等方面的历史数据实证验证了以上推论。

 

为了解决外部性的问题,在政府的主导下,受灾地区逐渐建立起土壤保护区(soil conservation district)。这些保护区的面积远大于单个农场,保护区内的农场以合同的形式约定其在防治风蚀问题上的权利与义务。作者指出,保护区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内农场防治风蚀的意愿并整合防治资源,这也是1950年后能避免“大沙暴”灾难重演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自然灾害,土壤流失,外部性,联合行动


版权说明:未经书面许可,本页刊发的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转载事宜请联系:

arepapers@163.com。


“农经好文章”关注农经领域(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专题系统性地介绍新近发表在各大顶级期刊上的前沿研究与海外应用经济系博士生课程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

搜寻账号:arepapers,或扫描二维码:



点击蓝字查看论文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